技术企业转型EPC总承包发展的问题
资质与设备设施
很多技术企业都认识到,以EPC为主流的总承包是今后的发展趋势。然而目前的技术企业同时具备与工程规模相适应的设计和施工资质的并不多。
走联合体的道路,使自己先有业绩,具备申报施工资质的资格,是不得已的选择,也可以说是很多技术企业的“初衷”。对于这类企业,资质是转型发展的硬伤。
已取得工程设计综合资质、行业甲级资质、建筑工程专业甲级资质的技术企业,可以直接申请相应类别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然而需要大量设备设施的投入。
我们都知道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具备大型工程项目的设备设施能力,都是伴随自身逐步发展,多年经过多个项目的“日积月累”的过程。
对于一个技术转型企业,转型之初一次性为一个工程投入大量的设备设施,无疑压力是巨大的。尽管很多设备也可以通过租赁等方式解决,但毕竟成本会高出很多,对于企业战略发展而言也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对于这类企业,设备设施是转型发展的硬伤。在制造业领域,这个矛盾体现的更为明显。
管理经验
“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项目管理体系和项目管理能力”。
很多转型技术企业缺少直接的项目管理经验,项目管理体系处在纯理论设计阶段,有待在实践检验中去磨合改进。
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对于技术转型企业而言是空白,组织架构的新增与调整、管理人员的引进、培养与融合,都需要通过项目管理实践去不断的完善。
对于总承包项目而言,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计划管理等与纯技术管理也有很大的区别,管理思路和程序都需要很多的调整和变化。
缺少直接的项目管理经验,面对首个项目往往会有点不知所措,往往会被繁杂的协调和程序梳理而搞得筋疲力尽。
所以说,缺少项目管理经验是技术转型企业的又一大硬伤。针对这一点而言,首个项目经历了成功联合体管理的,项目管理风险会大大降低,对企业“管理转型”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资金压力
“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财务和风险承担能力…”
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经济实体,通过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提供产品或服务。高科技人才、无形资产、技术经验积累往往是技术企业最值钱的三宝。
技术企业相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在资金管理方面主要是设计产品和服务的输出,在资金管理方面主要是按设计合同收取节点款,做好企业内部支出和分配,资金管理是相对单一而简单的。
但对于施工企业而言,生产过程是一个规模大、消耗多、周期长的生产性消费过程,资金流量大、对资金流动要求高,资金管理复杂。
在部分充分竞争的行业领域,企业为了获取施工任务,往往被动承诺一定额度垫资或全额垫资的情况还是屡见不鲜的。因此,一旦项目实际资金回收情况与之前预期设想有了偏差,就会造成项目资金周转困难,项目进展缓慢,进而可能影响企业的社会信誉和形象。
资金压力是技术转型企业需面对的第三大硬伤。因此对于技术转型企业而言,正视EPC总承包项目与纯设计项目在资金管理上的巨大差异、准确评估自身企业资金状况、规划并洽谈好EPC总承包项目资金收款节点、做好资金需求和融资计划是首要的。
发表评论
想要加入讨论吗?请自由发表意见!